:::
新北文化之路
2022.12.24

從工業區中綻放設計能量 三重黑色聚落的誕生|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徐景亭

從工業區中綻放設計能量 三重黑色聚落的誕生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徐景亭

從《舊街路》、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的創立、193 設計聯盟的籌措、到三重黑色聚落計畫的開啟,設計師徐景亭一步步前行,透過媒合工廠與設計產業、也透過田野調查、拍攝紀錄片等方法,逐步盤點並活化三重的能量,除了串連起在地資源,也為傳統製造產業注入新的可能性。

從醫院到設計工作室 以不同角度介入地方

「那時候只是覺得,我又不像爸爸是醫生可以救人,吃藥起碼還可以止痛,那我這個設計到底能做什麼?好像幫不了忙。」發生於 1999 年的九二一地震,至今仍令許多臺灣人難以忘懷,也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徐景亭便是其中之一。

出生在臺中東勢的徐景亭,國中前都在東勢求學,九二一地震發生的那年,她從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畢業,正在臺北的設計工作室任職。地震造成新家「東勢王朝」大樓倒榻,媽媽從倒榻的大樓中被救出,也甚至有親戚在災中過世。即便已經相距二十餘年,憶起災後畫面,徐景亭仍歷歷在目,「我自己有點深深的遺憾,就是我的童年好像沒有了。東勢國小、東勢國中,已經不是我以前念的那個樣子了,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那個樣子。」

經歷倒榻、拆掉、重建,仰賴許多人的幫忙,有來自慈濟、有來自國際的救難隊,徐景亭一一細數,當時也反思著自己能做些什麼。彼時的徐景亭,開始參與社區重建相關計劃,與其他帶著理想抱負的青年們,一起籌備社區報《舊街路》,協助刊物的編排。即便推動社區重建的計劃最終未能成功,年輕的徐景亭卻因此打開不同視角,重新認識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我只是一直在思考,我在這裡,設計跟發生的這些事情,有什麼關係?」

2002年,首場「東海醫院裝置藝術展」開展,直至2006年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成立,徐景亭從《舊街路》中獲取養分,從大範圍的東勢地區、重新聚焦到爺爺留下的東海醫院,回望自己從小生長的這棟建築,透過整理外在環境,也重新探問了自己的內在。

「現在回想,我覺得這個過程比較像是『療癒』吧!因為你就會覺得因為地震,好像有一種有苦說不出的、悶悶的感覺。可是就回到我能夠掌控的環境,我試著從這邊慢慢地建立起來、累積一點什麼。」

有感於當時有許多人要離開東勢,二十年後回望,不論是閒置的空間、被留下的地方與人,對徐景亭來說,那些大家不要的東西,卻都格外顯得珍貴而有價值,也許是兒時記憶、也許是人情、也許是家庭,都讓她增添了一些「想做些什麼」的動力。

從車床工廠到設計聯盟 打造跨領域的共好生態

不論是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或者更近期的「三重黑色聚落計畫」,都與徐景亭個人的生命經驗有緊密關聯。在結婚、生產過後,2007年,徐景亭前往荷蘭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攻讀碩士,隔年返臺時遇上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動盪,各個產業都受到巨大影響。

徐景亭汲取在荷蘭唸書的經驗,發覺設計師與工廠的工藝師傅,能有不同的對話方向與模式,透過彼此的專業分工,能夠共同完成更精緻的作品。本著工業設計領域的背景,徐景亭希望打造一個平台、一個地域,是能讓工藝師傅、設計師、藝術家等共好、並激發創意的所在。「193 設計聯盟」於是創立,命名來自徐景亭夫家的車床工廠所在地——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一九三巷中,也是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的基地。

徐景亭分享,來自荷蘭的友人曾表示,對於一九三巷的產業生態感到驚奇,因為在荷蘭,設計師與工廠的距離往往非常遙遠,加工技術與資源更是難以取得;相較之下,三重的產業聚落顯得格外珍貴、難得。

透過不斷與工廠師傅對話,徐景亭也透過在實踐大學擔任講師時,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調查。即便起初與師傅的對話並未能真正達成共識,直到 2016 年的紀錄片《工廠肖像》執行拍攝時,徐景亭才體認到,師傅並非不願意溝通,只是已經對於未來缺乏信心,「其實大家也許是因為覺得自己很渺小,而不敢想。所以透過紀錄片,讓他們去講他們的想法,或者是過去的一些雄心壯志,找回他們的光榮。」

而「三重黑色聚落計畫」便像是開展地方產業的文藝復興,期許透過設計能量的進駐,讓工廠與其他產業有所連結,也讓三重有著設計村的展望,這樣的念想,亦來自徐景亭在荷蘭的留學經驗,「你在那邊是感受得到,那個城市的改變就是因為設計。」而透過種種行動,徐景亭將過去吸收的這些養分,轉化為地方的動能。

領路人 Box
 
徐景亭,臺中東勢人,埃因霍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碩士畢業,現於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擔任講師。2006 年成立 DHH Studio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此外,以位於三重區中正北路一九三巷的工作室為基地,組織「193 設計聯盟」,並在三重推動「黑色聚落計畫」,透過設計能量,傳遞傳統製造產業的豐富樣貌為更多人所知。

請問徐景亭老師,什麼時候開始和三重有比較直接的連結呢?

我在 2003 年結婚,所以如果從結婚開始算的話,大概十九年。但其實,從在實踐大學念工業產品設計系的時候,我就常常來三重這邊了。

那對徐景亭老師而言,三重帶給你什麼樣的養分?

某種程度而言,這是我的小孩長大的地方。他在三重念幼稚園,一直到國中,他放學都是來這邊,因為我們在這邊工作,下班後,我們再一起回到蘆洲的家。對我來講,三重不只是工作的地方,而是一種生活的狀態。其實除了工作、我們吃飯也都在三重。事實上,三重有很多來自雲林、彰化、嘉義等地的移民,他們把飲食帶來、信仰也帶來,所以其實這裡還蠻多好吃的東西,也是一個多元匯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