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己的根 搭起文化橋樑|「鳴個喇叭!緬甸街」楊萬利
找回自己的根 搭起文化橋樑
「鳴個喇叭!緬甸街」楊萬利
採訪這天,楊萬利身著緬甸服飾,腳踩著輕便的休閒鞋。她笑說按照緬甸的穿法,一定會被街區居民唸怎麼沒換成夾腳拖。話雖如此,跟著她走進華新街,去到哪間小店都能閒聊兩句,大家似乎也都習慣了她這樣在街上走來走去。
穿著帶有不同的元素,就像是她身上複雜多元的身份認同。楊萬利說自己是緬甸移民,也是雲南人,更是臺灣人,在文化與族群的鴻溝之間,她成為了那座讓大家理解彼此的橋樑。
沒有鄉愁的破酥包店女兒
其實,橋樑並非一開始就堅固完整。
1960 年代,受緬甸發生大規模排華事件影響,許多緬甸華僑選擇移居臺灣,許多人便在地理位置優越、工作機會多的中和華新街一帶落腳。隨著生活軌跡的積累、增疊,如今的華新街已成為人們口中的「緬甸街」,是外地人認識緬甸文化的地方,更是帶給緬甸移民鄉愁的所在。
十歲時,楊萬利隨著父母移民來臺,一家子也就在華新街落地生根。家裡賣雲南破酥包,總聽附近大人說著想家時就要來華新街吃道地料理,「我那時心想可真是官方說法。」楊萬利笑道。幼時的她不理解什麼是鄉愁;相反地,緬甸的一切,讓她在學校生活充滿了不適應,時常因不被理解而備受排斥,也讓她逐漸遺忘、隱藏起自己的身份認同。
直到 2016 年,因緣際會受到「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邀請導覽緬甸街,楊萬利才開始對那段被自己遺忘的歷史與記憶產生興趣。當年為什麼要遷移?為什麼來到臺灣?隔年,她決定回到幼時生活過的緬甸,看到小時候生活的場景、聽見有人用雲南話叫她的小名,「原來這些真的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楊萬利說自己終於完整了,也才理解大人口中的那些鄉愁,都是真的。
找回失去的根後,楊萬利也想為下一代留下他們的根,於是開始執行文化部計畫,透過刊物保存下街區的生命故事。累積足夠能量後,楊萬利想做得更多,於是在 2020 年成立「鳴個喇叭文化工作室」,希望能和附近的學校單位串連,將資訊擴散出去,帶緬甸街走到更遠的地方。
這些年,不只是刊物,楊萬利和鳴個喇叭持續做主題導覽、四處去市集擺攤,也開始做 Podcast,透過每一個回饋的聽眾、每一次攤位上相遇的讀者,才知道還有很多生活在臺灣其他地區的緬甸移民。「我們很希望把緬甸街帶到更遠的地方,對於臺灣人而言,可以認識不同的文化;但對於有相同背景的人而言,我們提供的是一種陪伴。」
十歲的楊萬利沒有機會聽到的話,現在由長大的她來告訴更多的新二代:「不要害怕,我們大家都是這樣的,你不孤單。」
這是我們生活的緬甸街
橋樑的一端抵達了原生的家鄉,另一端則銜接落地生根的這塊土地,直面不同的文化族群。
近年,愈來愈多臺灣人知道中和有這樣一條緬甸街。「很多人可能會帶著觀光的期待,想來嘗試異國料理,但大家也許會失望。」沒有知名的打卡景點,也沒有精緻擺盤的食物,只有居民坐在店前閒聊喝奶茶這般的日常景象。身為華新街長大的孩子,楊萬利說這裡一開始也不是南洋觀光美食街,它就是在地居民生活的地方。
「我們還想做的一件事,是幫大家扭轉對這裡的印象。」她說,若是大家能用不同的角度來認識街區,不是觀光、也不是走馬看花,就是去看看移民怎麼在這裡過日子,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今年年底,楊萬利與團隊在華新街口開設了實體空間,店名取作「三季」(စမ်း ကြည့် ),緬甸語正是「體驗」、「試試看」之意,另一方面也呼應緬甸氣候主要分為三個季節——熱季、雨季和涼季,希望大家能在這裡,感受到緬甸的不同溫度與面向。
楊萬利期待未來在三季,能夠透過五感體驗,打破文化的隔閡。「我們也計畫邀請緬甸街的婦女們來煮她的家鄉料理,有點像是風土餐桌,可以體驗緬甸餐桌會出現什麼食物。」又或者,當華新街的居民並不那麼擅長以中文介紹自己的生活與文化時,三季亦能成為這樣的平台,幫忙梳理背後的脈絡與意義。
前些日子,楊萬利為了開店忙碌許久,但談起想做的事情,她的眼神和語氣依舊充滿期待,「對客人來說是三季,對我們團隊來說何嘗不是一種三季?」就試試看吧!如同她希望大家能夠親自體驗進而認識緬甸街,她與團隊也會繼續嘗試,帶著緬甸街走到更遠的未來。
請嘗試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你心裡的中和緬甸街。
我對這裡的情感很複雜⋯⋯但能夠在臺灣復刻緬甸的生活,我真的覺得很感恩。
請分享一個有關中和緬甸街的冷知識,或是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不管天氣冷熱,我們傳統上喝緬甸奶茶其實都是喝熱的,因為冰塊會稀釋奶茶的茶味,就會覺得少一個味道。不過,身為一個緬甸移民,夏天我也是會喝冰奶茶啦(笑)。
對你來說,中和這個地方沒有有什麼特別之處何在?又帶給您什麼樣的養分?
我一來臺灣就住在中和,也在這裡長大,所以網路上很多人會說中和擁擠,我就會覺得對啊!這就是我們的特色,我中和人我驕傲。因為這裡也是我的家鄉,就像為緬甸街發聲一樣,我也會想要為中和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