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文化之路
2023.05.16

鐵道旁的老空間再造 感受鶯歌的脈動|「夥房」共同創辦人楊慶林

鐵道旁的老空間再造 感受鶯歌的脈動

「夥房」共同創辦人楊慶林

「咱的火燒窯 準備/

土佇手內唱山歌/

伊講心內有一幅畫 佇遐趖 袂定著/

土裡有天 若懸 土裡有海 自由彎/

土裡有人 有夢 一雙手幾粒土丸 換誰 捏看覓」

——謝銘祐〈土〉

來自臺南的楊慶林,回溯自己的求學歷程,一路受美術班的訓練,在大學、研究所因為選修課程,漸漸受到陶土的吸引,「我是鄉下的孩子,小時候都要耕田。不論是手、或者是腳下所踩的這個泥土地,是很舒服的。」土的溫度連結到楊慶林的兒時經歷,並在學術養成的過程裡,接觸到捏塑陶藝與美感創作。

楊慶林與我們分享的這首歌,是謝銘祐的〈土〉,這樣接近自然的媒材,讓楊慶林的心靈穩定;對他來說,「陶」就像是一面鏡子,我們給它什麼樣的表情,它回覆給我們的亦如是,捏塑的過程,具象地反映出內在的感受與想法。現任職於新北市鶯歌區中湖國小美術教職的他,不斷嘗試將藝術的樂趣落實在教學中,也透過位於鶯歌的實驗性藝術聚落「夥房」,讓更多人看到藝術發展的可能性。

以實體空間與物件,承裝時間積累的美學

位於鶯歌區中正二路的「夥房」,原為六位藝術家的私人工作室,在今年新增了第七位夥伴,頻率相近的彼此,以工作室為據點、以藝術為媒介,交流著各自的生活點滴。楊慶林分享道,自己在1997年初次來到鶯歌,對於一座座窯廠所創造出的時代榮景感到印象深刻,「人家都說,鶯歌的土會黏人,把頻率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來到鶯歌二十餘年,每個人進入地方的路徑、時長各自相異,卻對於時間、對於美學同樣感到著迷。

「這裡以前是一間舊工廠,我們很喜歡這個『舊』的氛圍,當時連看都沒有看,就直接把它承租下來了!」楊慶林提到,緊鄰軌道旁的「夥房」,其建築本體是一個土角厝,空間中保留下初始的痕跡,有著自日本時代留下來的瓦斯窯、熱燒窯等,皆有近百年歷史;歷經整理、再建構的歷程,楊慶林與夥伴們,希望將時間經過的痕跡,以不失美感的方式保留、並賦予其新的生命意義。

改造空間的方法,以貼近自然的方式進行,倘若要調整光線,夥房的成員們會架上樹枝、木材,增加陰影;若要調節室內的溫度,夥房的成員們會使用巨大的冰塊,而不是增加一臺冷氣、或翻新建築本體結構。「我們先不談所謂的環保、或者永續這件事情,我覺得,物件就是每個時代去使用,它都會長得不一樣,經過不同的人接觸,又產生了新的故事。」

如此一來,老物件也能擁有新生命、說出不同版本的故事。夥房因此匯集了夥伴們的收藏,也承接了來自其他博物館、古厝的石板、門板、舊砧板等,慢慢長成一座屬於舊物件的博物館,這裡的物件不僅止於展示價值,更重新賦予實用價值與意義。舊時代的石板、鐵門,也在夥房中重生為茶席、桌炕與屏風。

不同背景的夥房成員,因相近的理念共聚共好

「夥房」從三年前的私人工作室,漸漸走向一個美學聚落,並展開對外開放的工作坊與活動,讓更多人看見鶯歌在陶藝之外,藝術的諸多可能性。事實上,「夥房」不只是一個空間,更是一個概念,從名字便蘊含著「與夥伴共好」的期許。

楊慶林長於複合媒材與陶藝創作、歐長坤(歐鐵)長於花藝與書法、黎幼蓮長於花器與花藝、江坤起長於金屬工藝與陶作、鍾承恩長於茶道,亦為啤酒精釀師、黃茂松專精於古法廚藝創作、陳美霞則為在地品牌「茶衫」的主理人。

每一位夥伴各擁不同專長,卻因為彼此對於美學的想法相近,而走在一起。「你想想看,茂松是一位廚師,乍聽起來和我們沒有太大的關係,但是他從餐廳的呈盤出發,開始學習陶藝,是對美感的追求,讓我們這一群人有機會聚在一起。」在主理夥房空間之外,每一位成員各自擁有正職工作,也因此,夥房能夠更純粹、無後顧之憂地落實想傳達的信念。

夥房想傳達的理念,是藝術能與生活結合,是信手捻來的土都可以成為花器,是路邊撿拾的花木,都能夠成為花藝。「藝術美感這件事,應該要是垂手可得,未必需要花很多很多的錢,卻需要花很多很多時間去積累。」如今,夥房不僅有常態性課程,也有許多計畫醞釀、如火如荼地展開中,如2023年10月開跑的臺灣設計展,將以露天的茶席,將茶藝文化進行推廣。

領路人 Box
 
楊慶林,1975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擅長玻璃創作、陶藝媒材與現代水墨。現為鶯歌中湖國小美術教師,亦為藝術聚落「夥房」共同創辦人,與江坤起、歐長坤、黎幼蓮、鍾承恩、黃茂松、陳美霞等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共同主理。

禪意居所!楊慶林帶路鶯歌祕密基地

其實一個人只要花一點時間,把自己的處所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就是一個祕密基地了。夥房共同創辦人江坤起老師的家便是如此,我們實在很難想像,有一個人會在自己家裡的三樓挖一個水池,在裡面養魚、養樹蛙、種植紫藤,對於光線非常講究的他,在自宅裡自成一個生態系,並且擺設茶席、幾乎可以說充滿禪意的茶藝館,也是夥房的夥伴們聚會的所在,我們在這裡吃吃午餐、喝喝茶、聊聊天,將美感自自然然地落實在生活的每個細節裡。

楊慶林老師的鶯歌印象,是什麼模樣呢?

我在高中時期就讀美術班,第一次來到鶯歌,當時對於廢棄物的處理,在法規上並沒有嚴格的管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河濱公園的路旁,堆放著滿坑滿谷的廢棄陶瓷,也許只有小小的瑕疵,當時的我與同學都非常興奮,寶貝地撿拾著這些被視為廢棄物的物件。如今看起來,這似乎是鶯歌陶瓷量產的時代縮影,也似乎是對於老物件感到珍惜的一個起源。

楊慶林老師會如何描述鶯歌這個地方呢?

我覺得鶯歌這個地方,像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他所說的故事是自己的生命經歷如何演繹。我們的生命歷程會經歷起伏,1960-1970年代的鶯歌窯廠的經濟繁榮,就如同青壯年時期的功成名就;而1970年代後,隨著陶瓷工業的量產逐漸被中國取代、以及塑化材質的興起,彷彿就來到這個人的中晚年,從逐日奔忙轉為心境上的無為;更近代一些,他對人生的閱歷、底蘊也積累得足夠深厚,精神層次隨之昇華,從量的追求轉往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