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化之路X金車跨文化走讀】 山佳礦坑鐵道記事 | 黑金歲月的璀璨與滄桑! 山仔腳驛、鐵道地景公園、大豐一號坑、大豐二號坑、樂山圖書室
伴隨鐵路特有的搖晃和律動感,火車載運著旅客離開臺北,遠離城市喧囂進入山佳車站,一個因煤礦產業誕生的百年車站,小而恬靜的座落在山腳下,乘載著過去關於黑金歲月的璀璨與滄桑。
今天的導覽老師是楊淑芬-蘆葦老師,是觀光局合格導遊,並於社區大學開設許多生態觀察課程,以及樹林尋根文史培力講師陳麗娜老師。山佳位於龜崙山腳(今大棟山),清代時屬山仔腳庄而得名「山仔腳」,顧名思義是一個坐落於山腳下的小鎮,日治時期興建臺灣西部縱貫鐵路時,原清代利用龜崙嶺古道鋪設的鐵路太過陡峭,因而改道經過龜崙山南麓。1903年,為了煤礦產銷,設立木造結構的「山仔腳停車場」,是第一代山佳車站。1920年更名為「山子腳驛」。
臺灣煤礦產業以苗栗以北為主要開採地,小小的山佳便是其中之一,直到民國75年停採,山佳也逐漸沒落下來,過去開採時的爆炸聲、工具敲擊的鏗鏘聲與礦工們的吆喝聲,都跟著逐漸安靜下來。
山佳,這個坐落於山腳下的寧靜小鎮,以其各坑口、古蹟、軌道、自然環境,再再證明過去黑金歲月的存在,等待我們挖掘與造訪。
現今的山佳車站為新舊站並存,第一代車站因地勢低窪,雨天時經常淹水,故往右遷移約50公尺並重建,1931年完工,是第二代山佳車站,為新北市市定古蹟,是臺北、新竹間僅存唯一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車站建築。車站主要是日、德混合風格,磚造的牆身,鋼筋混凝土的圈樑,屋面覆蓋塗刷紅色防水漆料的德式水泥瓦,屋頂兩端為「切角頂」形式,各立三個龍頭魚身、防火辟邪的螭吻,,候車室外設置ㄇ字型外廊道,使用木造屋簷以及以鋼筋混凝土製成的改良式希臘柱廊柱。廊柱上層為米黃色調的洗石子圓柱,下層為珊瑚紅色調的洗石子方柱,牆體台度為洗石子構造,台度以上為德國牆壁做法,呈現凹凸不平的粗面質感,窗戶為重錘窗,在陽光照射下更顯其古樸與典雅。
室內空間格局分為南側待車室,提供旅客待車、購票使用,北側事務室則有售票口、行包窗口、值班休息室、茶水間、倉庫等,室內腰壁磁磚為褐色系,候車室內保留著舊式票價表及時刻表、留言板等。除保留過去售票亭窗口與開始載客後的列車時刻表,過去的售票亭內部也作為展覽空間使用,展示車站整修前樣貌與山佳老照片,牆上亦有地方居民的口述歷史搭配插圖,提供我們從在地角度認識山佳。
與鐵道相隔的小路是「山佳街」,1925年,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以別號「欽一廬」在《臺灣日日新報》發表五幅〈山子腳の晚秋〉為主題的寫生畫作,每一幅畫旁邊都以傳統短詩「俳句」做為標題及加上感想描述,而山佳街上的場景就佔了三幅。沿著車站外牆進入街道,牆上的彩繪除了煤礦產業相關圖像,更有常民生活景象,例如婦女們在河邊洗衣、日頭下採收稻米、過去飼養的家畜、小鎮裡的舊式理髮廳、小朋友放學後的童玩等等景象,構成一幅鮮明的在地生活樣貌,讓我們走一趟3D彩繪巷彷彿走入山佳日常的小鎮生活。
順著彩繪巷來到鐵道地景公園,2009年,鐵路局將北上鐵路截彎取直,減緩鐵道彎曲度,在原鐵路西側修築隧道,原鐵道處規劃成「山佳鐵道地景公園」。步道上能看見鐵軌以及運煤用的煤斗車,煤斗車是臺灣各型斗車中歷史最悠久的,英文代號直接以斗車「H」稱之,成為斗車之祖,35H1304的意義是35噸位、H代表煤斗車、編號1304,另外「ㄡㄍ」是為了傳輸電報使用的代號,意義是「ㄡ」表示煤斗車、「ㄍ」表示35噸。鐵道地景公園內的煤斗車保存完整,雖已不再使用,卻也讓我們得以想像當年礦業鼎盛時期的龐大運輸量。
穿過車站後地下道,放學的少年騎著腳踏車快速從我們一行人身旁馳騁而過,腳踏車鍊條與少年們的叫喊聲在地下道迴盪,步出地下道待眼睛適應光線,出現在我們眼前的即是一條涓涓溪流,是過去清洗煤礦用的重要河流,兩旁的住宅還保留著當時紅磚所砌成的建築樣式,更凸顯小鎮古樸氣質。順著河流便可找到大豐一號坑,雖然當時為了運煤所鋪設的鐵軌已不復存在,坑口卻仍然矗立在小路的盡頭,大豐一號坑為山佳地區早期三處重要坑口之一,1984年因開採困難而封坑,留下的坑口卻因湧出泉水成為附近婦女、孩童洗衣、遊憩的場域,即便不再產煤的礦坑,在當地居民生活中仍扮演著重要角色。
再往上走,經過信和街100號,是當時的水洗場。走到信和街49巷底就是「大豐二號坑」。昔稱「蓋淡坑」,屬於臺灣北部基隆礦脈的支脈,清代同治末年開始開採煤礦,年產量為當時山仔腳所有礦坑之冠。日治時期,因蓋淡坑的煤礦資源興建山仔腳停車場做為運輸煤礦的專用車站,採用機械深入地下採取煤炭,甚至通達位於今龜山鄉的兔子坑,鼎盛時期礦工人數高達千人以上。多次礦權轉賣易主,「大豐」為公司名稱,二戰後礦業日漸式微,1959年封坑。
「煤礦文物紀念館」則位於坑口右邊,特別蒐集TR磚砌成的,館內牆上布置礦場歷史的介紹及礦工採礦的流程,並展示十字鎬、礦工帽、電池、礦工上下工簽到板等多樣物品。坑口左邊立有一塊「蓋淡坑史誌」,碑下有一池從山上引流下來的冷磺泉。坑道雖然只留下短短的不到五公尺而且潮濕泥濘,仍能感受到身於其中的艱辛。
順著山路往上走,沿途可見新舊住宅林立,地方耆老圍坐在路邊大樹下乘涼聊天,民宅外種植的各式植物、鐵花窗、紅門聯、躲在陰影下的小狗,處處可以感受到小鎮雅靜生活的氣息與氛圍,樂山圖書館便是存在於如此悠閒的環境中,與城市中的圖書館風格大相逕庭,給人一種純樸的親切感,四周竹林內還能聽見公雞啼,圖書館內空間不大,卻不乏年輕人與長者靜靜的在閱讀,「樹林最美麗的花園書房」之稱絕非浪得虛名。
春末夏初的季節,時而飄著小雨,時而放晴,這樣的天氣搭配小鎮獨有的靜謐,格外引人入勝,走讀的魅力即是身歷其境,實際走入山佳的歷史場域,踏在小鎮純樸寧靜的小路上,才能真正感受百年發展歷程下小鎮變化,一窺山佳的百年風華。
撰文/陳玫君、林靜婷 編輯/闕依柔、張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