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NEW!新北設計誌
2024.09.01

《NEW NEW! 新北設計誌》——「摸魚教授」曾晴賢與水利局黃茂松總工程司深度對談:新店溪碧潭堰打通魚類洄游廊道,還可以線上觀看水下生態圈

B 05135 Scaled
4fa342b3 D74f 48bb 9785 Debf67ef0721 Scaled
B 05145 Scaled

魚類專家曾晴賢教授(右)、水利局黃茂松總工程司(左)

A70a3f6f Caeb 4bca B227 Bd70014627f3 Scaled
K165 Scaled

碧潭堰重新打造後,新增魚道設計,讓被阻斷的生態廊道重新甦醒,並展現了碧潭地區生態友善的豐碩成果。

68d5f2b3 1aeb 4baf Ba53 60f85943b564 Scaled
8a43dd94 4118 4bd6 A342 7e99d65bae2b Scaled

供魚類洄游的魚道,經過縝密計算後建造,讓各種體型的魚類都可溯游而上。

碧潭堰魚道設置了透明觀察窗、YouTube 直播水下攝影機畫面、AI 人工智能辨識,讓大眾直接觀測生物洄游情形,讓堰體多了與大眾互動的有趣功能,當初的設計原因是什麼?

K184 Scaled

除了現場觀景窗外,也可藉由 QR Code 去觀賞水下攝影機錄製的實況。

水利局將新店溪打造成「無圍牆式水漾博物館」,並且不定期開課「水漾學堂」,拉近民眾與河廊生態的距離,請問這概念的發想是來自何緣由?

B1a30726 63ee 4f38 9621 9ad539bbd4e1 Scaled
93e8d325 9a5e 44cf B297 578a7473fb21 Scaled

自碧潭堰竣工以來,消失已久的毛蟹開始出現,並藉由繩子攀爬,上溯洄家。

除了水漾學堂外,未來還有哪些計畫,擴大新店溪碧潭環圈的影響力以及環境教育?

水利局對於新店溪碧潭環圈抱持相當的期待,所以有一個計畫針對環圈做場域的優化, 除了水漾學堂外我們也正在做一些設計像是「共學空間」、「聽河想河」、「毛蟹攀爬地景」、「水文化教育園區」 ,希望人到這裡的時候 ,透過特別設計場域,可以親身五感體驗, 讓大家更了解這些設施和生態的意義。

50619f97 2f08 4f94 A244 8df0cfadffdc Scaled

堰體的設計對於河川生態影響力為何?水利局還調整修建了哪些水利設施以利生態環境?

Cb76552c 3969 4771 8c75 B0f5a095e967 Sca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