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05

【新北文化之路x金車跨文化走讀】走進鶯歌.作家陳映真的文學路

走進鶯歌.作家陳映真的文學路

新北市文化基金會攜手金車文教基金會,推出「跨文化走讀 𝘅 新北文化之路」—跟著創作人遊新北,首站「文學篇」走訪鶯歌地區,鶯歌不僅是陶瓷工藝的故鄉,更是作家陳映真筆下充滿情感與記憶的場所。跟著資深文化工作者楊國龍老師,回顧了鶯歌這片土地的歷史變遷與深厚文化底蘊,並深入探訪當地的多個歷史與人文地標。鶯歌不僅是陶瓷與煤礦的故鄉,更是一片承載著豐富社會記憶與文學精神的土地。

【鶯歌農會日式倉庫廊道】

老建築新風貌!這座融合歷史與創意的日式倉庫廊道,搖身一變成為通往新北市立美術館的重要門戶。不只是路過,更是一段穿越過去與未來的時光散步。隨著周邊建設陸續到位,這片空間正逐步轉型為文化與生活交會的新亮點。未來,這裡將不只是鶯歌的驕傲,更是地方創生與城市韌性的最佳見證。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烘爐窯與故事巷】

沿著「故事巷」緩步而行,彷彿走進一段靜靜訴說的時光隧道,最終來到歷史悠久的「烘爐窯」遺址。在這裡,不只是欣賞陶藝,更能親身感受鶯歌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鶯歌在地領路人楊國龍老師的導覽下,我們驚喜地發現,那些斑駁的灰色瓦片,竟是過去燒製時出現瑕疵的陶瓷品。原以為是瑕疵,卻在匠人手中有了新生命——被一塊塊砌進自家牆面,化為歲月的風景。

這不僅展現出對資源的珍惜與環保精神,更讓人看見職人對陶瓷工藝品質的堅持與智慧,一磚一瓦之間,藏著的是鶯歌百年來不變的匠心與溫度。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陳映真故居】

雖然故居已經重建為現代建築,但他筆下的家鄉與童年往事依然深深觸動著人們。陳映真在作品中對鶯歌的細膩描寫,不僅能夠感受到他對故鄉的濃厚情感,也能窺見這片土地的變遷與發展。透過文學資產的永續保存與傳承,這些記憶仍然在大眾心中延續,從他的作品中窺見鶯歌的今昔變遷。

【東鶯平交道、中興、合興老煙囪】

現今已少見的「東鶯平交道」,它仍保留著昔日平交道的模樣,聽著列車行經時放下柵欄的警示聲,不禁回憶起昔日的風華。矗立在現代大樓旁的中興與合興老煙囪,更是見證了鶯歌陶瓷產業的興衰,仿佛回到了那個煙霧繚繞、陶土氣息濃郁的年代。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孫龍步道、鶯歌石】

步行於台車步道(孫龍步道),沿途欣賞鶯歌石的自然景觀,並感受這條步道所串聯的地方信仰與歷史文化。登上鶯歌石觀景區,鳥瞰整個鶯歌的地景,不僅感受到心曠神怡,更彷彿與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融為一體。傳說中,鶯歌石是巨鳥化石的所在地,這些神話故事為鶯歌增添了豐富的文化色彩,也對這片土地的歷史產生了更多的想像。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這場旅行帶我們走進陳映真的文學世界,沿著他筆下的足跡,一探鶯歌窯業與礦業的歲月痕跡。想像那些人物隨著台車軌道穿梭山林巷弄,彷彿文學場景就在眼前展開,讓人真切感受到文字與鶯歌在地文化交織出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