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化之路x金車跨文化走讀】放空巴士,開往靈感之地:三芝自然藝術之旅
放空巴士,開往靈感之地:三芝自然藝術之旅
位在新北北海岸的三芝,像是被山海輕輕擁抱的小鎮,低調卻蘊藏驚人的創作能量。這片寧靜又充滿靈氣的土地,吸引了近180位藝術家進駐,許多人更選擇在此落地生根。陶藝、繪畫、雕塑、琉璃……多元的藝術形式在這裡交織出獨特風景,三芝因此成為亞洲最大的藝術工作室聚落之一,也成為無數創作者的靈感溫床。
這趟由藝術家王藁賢老師領航的「放空巴士·三芝自然藝術之旅」,帶領旅人深入認識三芝的藝術脈絡與自然底蘊。不同於一般的觀光行程,這是一場讓心靈緩下腳步、用感官重新認識藝術與自然的慢旅體驗。從藝術家的親身分享,到在地風景的細細觀察,每一站都像是在與這片土地對話。
田心子水中央景觀園區:自然與藝術共舞的祕密花園
由藝術家們與水保署攜手改造而成的田心子水中央景觀園區,如同一幅精緻的自然畫作,靜靜展開在三芝的山海之間。這片濕地彷彿藏身山海間的祕密花園,水面倒映著藍天白雲,也映照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漫步其中,不需要言語,光是靜靜感受,就能領會藝術與自然相互交融的那份純粹與震撼。
在三芝,藝術不是高高在上的展覽品,而是與生活共呼吸的存在。這趟旅程,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重新整理,讓「放空」不再只是口號,而成為你與世界重新連結的起點。

【田心子水中央景觀園區】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田心子水中央景觀園區】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溪底祕境與九庄輪祀保生大帝:文化與傳統的邂逅
三芝與淡水交界的「北新庄」一帶,藏著一段與土地密不可分的故事。這片山坡地形猶如天然梯田,聚落依著起伏地勢錯落而建,多數房舍靜靜佇立在山腰間,別有一番風景。
早年,這裡是茶葉的重要產區;然而日治時期,政府將重心轉向林業與國家公園的發展,茶產業漸漸由地方居民低調延續,成了屬於土地的私語。而今天提起三芝,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口感細緻、鮮甜多汁的茭白筍。這裡的茭白筍一年一穫,每到十月盛產季,當地還會舉辦熱鬧的茭白筍節,讓人一邊品嚐美味,一邊認識這片土地的農業魅力。
走進三芝的祕境「匕匕庄」,彷彿踏入一場藝術與自然交融的靜謐對話。由英國藝術家 Martyn Barratt 所創作的綠竹作品,靜靜矗立在綠意間,造型如同五顆象徵希望的種子,對應遠方連綿的五座山峰,不只是一件藝術品,更像是與山嶺對話的語言。
轉進旁邊的小巷,又是另一種文化風景。這裡曾是供奉保生大帝的祭祀空間,承載著三芝深厚的信仰傳統。當地延續至今的「九庄輪祀」制度,由九個庄頭輪流舉辦祭典,展現對神明的敬仰與社區間的凝聚力。這項獨特的宗教習俗,也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是三芝居民與土地情感的最佳體現。透過信仰的傳承與在地文化的守護,旅人不僅能感受到藝術之美,更能貼近這片土地的人情溫度。

【溪底秘境-英國藝術家Martyn Barratt作品】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廢校再生的藝術奇蹟
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原為廢校的三芝國小陽住分校,經由藝術家們的努力改造,搖身一變成為北海岸的藝術平台。每一個角落都充滿創意與驚喜,從雕塑裝置到壁畫創作,無不彰顯出藝術的力量。園區將環境永續觀念實踐於作品當中的理念,所見作品中融入了海洋廢棄物、環保材質,展現了藝術家們對於生態保護的承諾。

【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感受一望無際的療癒海景
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被譽為「北海岸最美伸展台」,這裡絕對是放空與拍照的絕佳秘境。走上平台,海風輕拂,眼前就是毫無遮蔽的壯闊海景,海天一線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周圍搭配優雅的裝置藝術,為這片蔚藍增添一抹現代感與詩意氛圍,彷彿每個呼吸都能將煩憂隨浪花一併釋放。這裡不只是看海,更是一場心靈的深呼吸。有「北海岸最美伸展台」之稱的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站在平台上,北海岸的壯麗景緻一望無際,心曠神怡的海景與典雅大器的裝置藝術相互呼應,彷彿將旅人心靈帶到另一個平靜的維度。

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楊景堯畫室:在黑與白之間,打開藝術的另一扇門
走進楊景堯的畫室,彷彿踏入一場黑與白交織的視覺旅程。從地板、牆壁、冷氣到天花板,每一處都覆滿了他筆下濃烈而純粹的黑白畫作,空間本身就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
在藝術家的親自引領下,旅人不只是「看畫」,更像是進入他的內在世界。作品中的抽象線條與象徵符號,引導觀者自由聯想,也讓人重新思考藝術與生活、土地之間的深層連結。這不僅是一次觀展,更是一段親身體驗藝術脈動的機會。

【藝術家-楊景堯畫室】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

【藝術家-楊景堯畫室】照片來源/新北市文化基金會